中國國際旅行社成都分社的誕生,是祖國資源豐富、斑斕多彩的西部地區出現的第一顆國際旅游業的新星。雖然國內北方、東方和南方已吹起了國際旅游業的春風,但一直未吹到神秘多姿的中國西部。成都國旅的成立,恰如春風中的呢喃燕語,催喚著成都平原、巴蜀大地,以至西南三省國際旅游業的誕生與成長,從而改變了中國大西南地區無國際旅游業的歷史,同時也使中國國際旅游業的地域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下面幾個小故事,即是當時成都國旅初期創建和發展過程中文字版的“實況錄像”。
(一)捧回公章
“文革”后的第二年,中央下達了一份文件,通知四川等一些省份要發展國際旅游業,那時誰也沒聽說過何為國際旅游,更不知如何發展。
“省革委”直接把文件批到省外事辦公室,兩位根本不懂旅游是什么任務的李康和陳發祥兩位主任就把文件批轉到涉外處,希望涉外處討論學習、研究執行。那時的涉外處只有六個翻譯,四英、一法、一日,處長是參加過抗日的老干部武克亭,六位翻譯天天忙著搞接待,但誰也沒聽說過怎樣做旅游。
還是老馬識途,武處長說:“‘文革’前他曾在省府‘交際處’工作,聽說北京國旅總社想發展各地旅游,并為一些省份做好了公章,其中就有成都一枚,事情一過就是10 多年,不知結果怎樣了,從來也沒人問過這件事。”根據武處長的話,我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北京國旅總社辦公室的電話。真是喜從天降,經過詢問查找,成都國旅分社的公章竟然在總社的保險柜里美美地睡了12年。
第二天,武處長就帶著我及時搭乘一架“三叉機”飛往北京,很快就進入了位于北京飯店前面那座六層高的紅色樓房。沒想到后來因陪團在這座樓的地下室里住了很多個黑咕隆咚的夜晚,當我突然見到那枚如黃金鑄成的一般銅章,美觀大氣,色澤依舊,捧在手里,沉甸甸地直向下墜。此時此刻,我就這樣想:它再也不是一坨黃色的金屬,而是一項生氣勃勃的嶄新事業,等回到成都,或許,我會為它奉獻一生。如今回想起來,那個念頭還真的應驗了,從30出頭一口氣扎根旅游事業到了70好幾。
那時人身上不帶餐巾紙或衛生紙等隨用紙張,我從口袋里掏出一條小手帕,小心翼翼地將寶貴的金色公章嚴嚴實實包好,放進我那個黑色人造革小提包,一路提回成都。
其實,那枚公章不是用手提回來的,而是用心捧回來的。
(二)學做旅游
取到公章后,我們并沒有直接回天府之國,因總社領導讓我們到北京和鄭州兩個分社學習幾天,已經干了五、六年專職外事翻譯,又跑到旅行社學習當導游了。僅幾天時間,開了眼界,長了見識,似乎進入了另一個天地。有一點差距特別大,外事上規定上團接待必須二人同行制,任何人不得違犯,翻譯也叫譯員,只能譯,不能隨意開口。而我隨團實習,見一個導游能領導好幾十個外賓,見花說花,見草說草,自由自在,有時還能嘻嘻哈哈,這在接待外事外交團隊時是絕對不可以的,同時還學會了怎么收費,多少人為一標準團,什么是小包價等等。
回到成都后,總社知道我們已經上班,第二天就安排了一個從歐州來的八人學生團飛到成都,這就是國旅成都分社接待的第一個旅行團。旅行車是租來的,我當導游,趙勝軍和蘭啟榮兩同志輪流上團,一人持公章在手,一人揣著發票本,他們負責聯絡、收費及后勤事務。學生們在都江堰和峨眉山游了七、八天,盡管有的景點沒有對外報價標準,我們就臨時面議,但學生們玩的十分開心,對川西美景贊不絕口。
從接待第一個旅行團到現在已過了四十年,雖然那時做的很簡單、幼稚、天真,但仔細咀嚼回想起來,還是韻味無窮。
(三)為公忘私
1981年7月13號和14號兩天,成都連下了兩天特大暴雨,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座大水庫。錦江河上的一座橋梁被切斷,寶成、成昆和成渝三條鐵路先后被洪水沖垮,小木船在人民南路駛來駛去,西郊的王建墓成了停船的小港灣。外賓想來的來不了,想出的出不去,分社辦公室成了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法語翻譯王青山,妻子在外地工作,留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在家,王青山正帶團在新都寶光寺,雖然他十分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但還是想盡辦法將團隊帶回酒店,等他回到家里,床鋪家具都漂浮在水里,兒子一人站在桌子上,已餓了兩頓飯了。日語翻譯陳文生帶團在外,接到家里的告急電話,叫他快快回家搶險,但他還是以客人為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住在西郊民委大院里的外事職工,整夜都在筑堤防水,因大院成了西郊一片汪洋中的“孤島”。英文翻譯葉錫順和董玉柯,一夜修堤未眠,天剛亮,便手執木棍探路,涉過水深齊腰的橋面,回到錦江賓館,幫著滯留成都的外賓處理各項矛盾與困難。
成都國旅員工在天災面前,奮不顧身,因公忘私的精神,受到了《旅游報》(《中國旅游報》前身)的表彰,他們的事跡登在了報紙第一版的頭條。
(四)自我宣傳
公章捧回來了,大幕已經拉開,國際旅游這場戲就算開鑼了,臺上就那么幾個年輕的翻譯上上下下,進進出出,但臺下沒有什么觀眾,場面上十分冷清。
初期,有旅游業,但沒有旅游局,更沒有專門的宣傳部門和機構,省、市各部門,甚至一些旅游景點、景區也不明白何為旅游業。那時,全川只有兩份報紙,《四川日報》和《成都日報》,而且每家每日只有四版,這唯一的傳媒工具,看不到和旅游有關的任何信息,我們感到有點像關著門唱戲,自娛自樂。
于是,國旅主動聯絡了川報社,報社領導決定每周拿出一千字的版面宣傳旅游。別看只有巴掌大的一個“豆腐塊”,難得的是每周一塊,一口氣就是一年,將成都國旅的形象和旅游業的來龍去脈宣傳到了巴山蜀水,城市鄉村。報社還專門安排了一位名叫劉舜泰的中年記者,專門負責對四川旅游業進行通訊宣傳報道。
分社的部分翻譯也參與了宣傳本單位本部門的活動中,那時無手機電腦,需要把稿件工工整整寫在標準的方格紙上,貼上四分錢的郵票(市外的信件要貼八分),用信封寄到報社。從此,報紙上隔三差五地就能看到國旅的消息,長文有幾千字的,短篇有幾百字的,幾十個字的消息也出現過,文章各式各樣,各有特色與側重,很具可讀性、趣味性和新聞性。
當時參加這項宣傳工作的國旅員工有梁曉帆、葉錫順、裴延玲、袁正龍等。國旅還搞了一場隆重的運動會,每科為一個代表隊,統一制裝,每隊設旗手,在洪亮的音樂聲中入場,認真、整齊而豪邁,觀眾說,完全具有奧運會風格。英語翻譯李高強,為參賽提前進行了刻苦訓練,百米賽手記時跑進12秒,幾乎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
(五)完結
縱然時間一去不返,但這些年伴隨著國旅踏過的一步步腳印,我都銘然于心,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年代,我就將大腦中留存的國旅記憶講給當今的國旅人聽。時代在發展,我堅信,國旅只會逆流而上,因為有你們的存在,無堅不摧的國旅人。
2018年9月25日完稿于廣州,10月5日發于山東安丘。